市場訊息
2025-04-01   20250401市場訊息

頂辦市場超前卡位戰華固多案登場

經濟日報  2025.03.28

台北市高端商辦市場表現優異,2024年核心商業區成交量超過3萬坪,創近五年新高;商仲專家分析,2025年在國內外高科技業持續加碼投資台灣,加上企業汰舊換新、對新辦公室需求下,今年台灣商用不動產交易市場將審慎迎接新局。

 

海悅建設斥11.11億元標下國父紀念館旁近300坪土地計劃蓋頂級商辦

工商時報  2025.03.31

海悅國際(2348)今(31)日再度出競標土地,其子公司海悅建設公司,以權利金總價11.11億元,成功標下台北市國父紀念館旁的仁愛路四段土地,基地面積近300坪,地上權存續年限為70年。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,海悅競標這塊地上權土地,思考出發點只是單純很喜歡這塊地的地點,是面對國父紀念館和公園綠地,因此考慮興建頂級商辦大樓,並提供想要擁有整棟總部大樓的單一買主,不會考量分層出售或出租。

 

商用不動產Q1成交量近五年次低僅177億元,較去年同期腰斬

工商時報  2025.03.28

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政策後座力,衝擊商用不動產市場買方信心。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,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成交金額僅177億元,年減58%、季減38%,創下近五年同期次低紀錄。

 

太子建設砸7.68億元包下「統一國際大樓」27樓每坪222.8萬元創高

經濟日報  2025.03.26

商辦需求熱絡,台北市信義計畫區「統一國際大樓」,今年1月交易高樓層、27樓戶別,買方太子建設以總價約7.68億元,包含6個車位坪數共430.15坪,換算每坪成交單價約222.8萬元,創下國內商辦單價新高紀錄。

 

北市觀光復甦「人潮即錢潮」!西門町「最貴店面」單坪租金近三萬

TVBS  2025.03.26

官方數據顯示,2024年截至八月以前,台北的西門町商圈和紅樓,帶來了兩千三百多萬人次的國內外觀光人潮。隨之而來的消費買氣,讓店家獲利,也讓店面租金水漲船高。因為實價登錄顯示,西門一間位於捷運站出口附近的店租金,來到了單坪2.97萬的新高。這個狀態會不會蔓延到整個商圈,進而轉嫁到消費金額,值得觀察。

 

新鉅科砸6.63億元購置台中外埔廠區爲總部及研發中心 5月遷入

鉅亨網  2025.03.25

光學元件廠新鉅科 (3630-TW) 在 2024 年年底以以 30.2 億元出售位於台中后里中科園區廠房暨總部大樓,並由日月光 (3711-TW) 旗下的矽品承接,預計在 5 月交屋,同時,新鉅科今 (25) 日並公布在台中市外埔區以 6.63 億元購置逾 3000 坪的廠房及土地爲總部及研發中心,將同步於 5 月由中科廠區遷入。

 

中市天心工業獲准特定工廠用地變更拆舊廠蓋新廠可創近億元營收

聯合報  2025.03.26

台中市自行車零組件公司天心工業最近獲准特定工廠用地變更,將公司二廠舊有廠房拆,並投入約5千萬元投資額,預計可創造9千萬的營業額,同時增加820.92平方公尺植樹面積及屋頂型太陽光電設備裝置容量287瓩。

 

建商Q1逆勢強攻爆買土地443億指標建商重壓「這區」

自由時報  2025.03.28

台灣不動產市場自去年第3季,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以及央行祭出的第七波性信用管制以來,買方信心受到影響,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,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,單筆3億元以上為177億元,年減率58%,規模較去年同期腰斬,季減率38%,為過往5年次低的首季交易規模。土地市場在大型上市櫃建商的購地動能推升下,第一季交易金額達到508億元,年增率與季增率分別為18%與33%,大型建商佈局意味濃厚。

 

高市地政局首標進帳14.4億 高大特區土地8.1億、溢價5%成交

ETtoday  2025.03.26

高雄市地政局26日舉行今年首場土地標售,推出6標6筆土地,總底價16.19億元,現場擠滿人潮,共吸引9封標單,標脫率50%。其中,最受矚目的高大特區千坪地,由泰郡建設以自然人名義得標,將推2~3房大樓。專家表示,以地價來看,未來新案開價不可能比現在低。

 

北市中心老商辦超搶手 2024年平均每周賣出三間

經濟日報  2025.03.26

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,去年台北市辦公市場成交近200件屋齡逾30年以上的辦公室交易,等同於一個禮拜就賣出約三間大齡辦公室。

 

舊飯店改建變身豪宅、頂辦…西華璞園總銷挑戰200億元

經濟日報  2025.03.31

據統計資料,近年北市舊飯店透過危老改建案中,西華飯店將華麗轉身為「西華璞園」豪宅案並在近期公開,總銷挑戰200億元,成為近年國內最大旅館改建住宅案;神旺大飯店則是最大飯店改建商辦、商場案、總銷估破120億元,北市指標豪宅、頂級商辦危老改建案將陸續登場。

 

建商獵地不手軟!土地市場Q1成交561億元超越10年單季均量

工商時報  2025.04.01

戴德梁行今(1)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,土地市場首季成交561億元,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限楊長達表示,儘管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尚無鬆綁跡象,但建商持續購地的態勢並未因房市交易低迷而停手,第一季土地交易量為561億元,維持在近5年的單季均量,並超越10年單季均量;但是建商買地,還是謹慎,嚴選優質、大面積土地才會下手。

 

北市1商圈快不行了?他嘆「狂倒30多間店」招租半年沒人理

三立新聞  2025.03.28

公館商圈附近有多線公車,且鄰近松山新店線,附近還有多所大學,十分繁榮。不過有網友表示,從新冠疫情後,就發現新生南路、羅斯福路路口到基隆路口,數一數倒了30多家店,讓他不禁直呼「台大公館商圈是不是快不行了啊?」

 

3月購屋信心創55個月新低大型建商還堅持不讓利

工商時報  2025.03.27

央行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餘波盪漾,不動產市況明顯進入盤整,「購買房地產時機」指標自去年11月明顯走跌,迄今連續五個月都在100點上下橫盤,27日發布的3月調查結果為99.56點,較上月下降0.72點,創下近55個月新低紀錄。

 

和淞科技砸35億新竹建廠強化半導體廠務供應鏈

中央社  2025.03.28

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天通過3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,包含台商回台方案的和淞科技,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布娜飛有限公司及詠弘科技,其中半導體廠務供應商和淞科技規劃砸近新台幣35億元,於新竹產業園區擴建智慧新廠,以提升產能和強化開發能力。

 

商辦交易額下滑43%

經濟日報  2025.04.01

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,今年首季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為240億元、年減43%;其中辦公產品交易突破百億元,又以內科最熱、貢獻整體市場超過四成的交易量,顯見企業投資動能強勁,加上精華大樓重建商機吸引開發商進場,今年辦公市場成長力道備受看好。

 

日地產雙巨頭加碼投資台灣

工商時報  2025.03.27

日商三井不動產、三菱地所等日商地產雙巨頭,看好台灣不動產市場,雙雙加碼投資台灣。三井不動產26日宣布,攜手上市建商華友聯投資高雄、台南二大案,總銷共逾113億元,為在台的第17與第18個開發案。日本地產巨擘三菱地所則首度攜手上櫃建商富裔實業,依4成、6成的出資比例,成立「富裔菱建設」,預計今年將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平路推出豪宅案「松裔」,可望首度挑戰日商來台投資開發房地產每坪突破100萬元以上的紀錄,迄今在台已有七筆開發案。

 

銀行資金緊縮房貸逾放金額39個月新高

工商時報  2025.03.26

近年房市熱,房貸餘額達11兆元,不過2月房貸逾放金額也達79.5億元,雖然逾放比仍呈現超低的0.07%,不過銀行資金緊縮、部分民眾欠債與股市震盪造成民眾資產減損,也使房貸逾放金額達到近39個月來新高。

 

創首宗金控合意併購台新新光拚7月完成金控合併

中央社  2025.03.31

金管會今天准台新金與新光金換股合併案,台新金與新光金今天表示,合併案為台灣首宗金融控股公司合意併購案,預計今年7月底前先完成金控合併,之後再進行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投信及創投等子公司的整併,發揮合併綜效。

 

4大不利因素匯聚學者: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恐持續

自由時報  2025.03.31

中國兩名知名學者指出,未來兩年中國可能持續面臨資本外流壓力,中國人民銀行應控制數位資產、加密貨幣等新形式的資本外逃。

 

全球瘋黃金幣圈也出走改持金條

自由時報  2025.03.31

《華爾街日報》30日報導,川普的政策使股市動盪並加劇全球政治緊張局勢,尋求穩定的投資人首度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,還有人賣掉加密貨幣買黃金,長期支持者也增持黃金,現在每個人都是金蟲(Gold Bug)了。儘管今年迄今金價已上漲 17%,仍有人看好黃金後市,美國銀行分析師將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 3500 美元的新天價。

 

碳化矽巨頭爆「破產危機」!周五股價暴跌51%

自由時報  2025.03.30

去年半導體碳化矽(SiC)巨頭Wolfspeed,被知名分析師陸行之指出,公司已瀕臨「快要撐不住」的局面,而週五(28日)該公司股價暴跌51%,跌至1998年以來新低,這1劇烈跌幅發生在該公司任命新執行長後的第2天,對此外媒也分析出原因。

 

美國重啟懲罰性稅條玩真的!專家:全球稅制恐重新洗牌

經濟日報  2025.04.01

為遏止外國對美國企業與公民的不公平課稅行為,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簽署行政命令,要求財政部長、商務部長及美國貿易代表(USTR)聯合展開調查,針對是否有國家實施歧視性或跨境稅收政策進行全面評估,並於4月1日前提出報告。專家分析,這項行動被視為川普政府「美國優先」政策的延伸,目標是強化本土產業競爭力,確保美企在國際稅務體系中享有公平待遇。

 

深耕在地化高含積量半導體台鏈耀全球

工商時報  2025.04.01

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核心,台廠憑藉與晶圓代工龍頭大廠緊密合作,近年來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的在地化程度逐漸提升。

 

AI發展碰上美國關稅制約 2025年全球PCB預估成長5.5%

自由時報  2025.04.01

2024年全球PCB產業以AI伺服器、電動車應用為主要成長動能,手機與記憶體市場逐步回暖,帶動整體需求復甦。其中,HDI與HLC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成長與規格升級,表現最為突出。初步統計2024年全球PCB產值成長約7.6%,達809億美元。展望2025年,AI伺服器與電動車需求將持續推動產業發展,預計全球PCB市場成長5.5%,產值達854億美元,市場穩步向上發展。

 

科技業陷寒冬!「4家科技巨頭」接力大裁員,股價暴跌36%、近萬人一夕失業

風傳媒  2025.03.25

2025年第一季,半導體產業動盪不安,裁員浪潮席捲而來。隨著全球科技業遭遇困境,包括安森美(Onsemi)、微晶片科技(Microchip Technology)、恩智浦(NXP)以及意法半導體(STMicroelectronics)等4間晶片大廠,相繼宣布裁員計畫,預計將有上千甚至上萬名員工面臨失業,加劇了科技業就業市場的困難。

 

陶瓷工會:氣電雙漲陶瓷業恐掀倒閉潮!

自由時報  2025.04.01

工業用天然氣續漲!陶瓷工會今日發出聲明稿,表示短短不到兩年時間,氣電價格持續上揚,致使陶瓷業等傳統產業生產成本大幅上漲,恐掀倒閉風潮!

 

緯創竹北「AI新產能」將開出!工廠登記已改「生產中」

經濟日報  2025.03.31

代工大廠緯創(3231)最新的「竹北AI智慧園區暨全球營運總部」,如今正式邁向完工,團隊也已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將廠區概況變更為「生產中」,而這也代表著集團旗下「高階伺服器主力產線」將迎來一波全新且可靠的生力軍,市場則預估,緯創的「AI新產能」最快下月就會開出,有望帶動業績表現持續向上登高。而團隊也宣布,新竹3廠區為擴大徵才,將於4/12在竹北斗崙里集會所舉辦聯合徵才,將釋出9種職缺,吸引外界關注。

 

美加徵關稅工總:2成在陸台商盼撤離、4成想移產線

中央社  2025.03.31

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牽動國際經貿變化,工總調查顯示,希望「撤離大陸」的台商比例激增,2024年上升至23.2%,且有超過4成以上希望「轉移產線」,隨著川普祭出關稅政策,台商可能減少在陸投資,建議政府審慎規劃兩岸經貿政策,並積極引導在陸台商轉移。

< 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