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訊息
2024-06-04   20240604市場訊息

新潤新莊「新知商辦」大樓29.9億整棟賣出估EPS貢獻達3.69元

工商時報  2024.05.28

上櫃營建股新潤(6186)位於新北市新莊的「新知商辦」大案,開出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紅盤!今(28)日公告,包括地上11樓、地下3層商辦大樓和停車位130個,總計建物面積約4,585.20坪,以及土地,以總價29.9億元,被自然人買家,整棟「掃」光,處分利益達5.5億元,估計EPS貢獻度達3.69元。新潤副總經理蔣秀婷表示,該大樓已申請使用執照,預計第四季可望產權登記完成並交屋,屆時可望認列處分利益,獲利了結。

 

全台投資擴廠潮辦公室推案創新高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2

地緣政治議題發酵,台灣因擁有完整產業聚落及供應鏈支援度,不只台商回流、外商也因高度信賴加碼投資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去年全國核發辦公室使用執照面積破三百萬平方公尺,創二○○八年以來新高,辦公室推案潮也從以往集中於雙北市,湧向台南、雲林、新竹等縣市。

 

北市統一國際大樓帶頭衝豪辦價直追豪宅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2

近幾年來,全台掀起新一波辦公室推案熱潮。根據內政部實價網與台股公開資訊觀測站統計,台北市、台中市紛紛出現豪華辦公室每坪成交單價創下區域新高紀錄,甚至主要都會區豪辦預售成交單價直追豪宅的特殊現象。

 

3個月內北市出現3宗高齡建物買賣長庚醫療砸2.6億掃1樓老店面

自由時報  2024.05.30

北市老建物交易多,身價也不斐。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資訊,2至4月間,北市民生東路、民生西路上至少出現3宗總價破億元的老透天、老大樓1樓店面實價紀錄,買家除建商、自然人外,更出現財團法人長庚醫療,4月砸2.6億餘元買下民生東路三段巷內、31年大樓的1樓商業設施與店面,拆算每坪單價近100萬元、約99萬元。

 

法人花4億買40年屋齡以上老店面每坪400萬登今年店王

Yahoo新聞  2024.05.29

台北精華區老店面身價驚人!法人東晙公司近來已累計砸4億元,收購大安區信義路四段的老店面、公寓,2月最新成交價每坪破400萬元,創下近兩年的台北市店面單價王,專家認為,它主要鎖定未來若改建推案,每坪銷售單價更是翻倍漲,所以買方提早投資進場。

 

大巨蛋效應店租金最高8千/坪 3大商圈客群大不同

華視新聞  2024.05.29

許多商家陸續進駐大巨蛋商圈,未來賽事、活動增加,帶來的人潮相當可觀。除了大巨蛋本身的美食店家,按照百貨慣例是用保底抽成制。房產專家分析,大巨蛋周邊店面租金行情,來到每坪6千到8千元,但比起大巨蛋,台北市花博圓山商圈,每坪2千元左右,價格相對親民。但店家透露,也有持續上漲,西門町商圈則是價格範圍廣,從每坪3000元到1萬都有。

 

13期土地公加碼4.6億搶地 在地曝:現買囤著等

ETtoday  2024.05.31

號稱台中「秒殺建商」的惠宇營建機構過去以自然人與法人名義,重金砸向13期重劃區土地,目前已知惠宇營建機構在13期就手握至少6000坪土地,過去集中大慶段、楓溪段,近期再傳出逐步往北,再砸約4.6億元出手搶下昌明段角地。

 

福容VOCO酒店商辦招商每坪月租破千創嘉義新高紀錄

聯合報  2024.06.01

樓高34層的嘉義「101」大樓、嘉義福容VOCO酒店4月1日試營運,為飯店、辦公室與店面的複合式開發案,其中8至15樓規畫商辦用途,日前簽約首筆辦公室租約、某壽險業承租171坪,月租金1200元,租期5年,依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比對,創嘉義區商辦租金新高紀錄。

 

長庚醫科投資35億嘉義全新智能廠房動土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4

專業醫療器材研發與製造大廠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配合政府南向政策,拓展東南亞等外銷市場,因應市場需求,投資三十五億元在嘉義縣馬稠後產業園區興建全新智能化廠房,昨天動土,預計二○二六年下半年投產。

 

強震過後預期有一波老舊商辦更新潮

自由時報  2024.05.28

0403花蓮強震過後,老舊建物耐震結構受到關注,尤其北市高齡辦公大樓居多,房產業者預期會有一波辦公室更新潮。

 

竹市推工業區立體化預計今年整體投資額上看20億

工商時報  2024.05.30

新竹市政府為活化產業用地,解決企業缺地問題,並強化產業用地使用效能,持續推動「新竹市工業區立體化方案」,公告受理期間延長至115年12月31日止,期望透過容積獎勵的方式,作為廠商轉型智慧化、產業技術升級的誘因,吸引廠商新增投資、導入能源管理,進駐廠商更可藉由提升容積率來強化產業用地使用效率,市長高虹安表示,市府積極協助香山產業進一步活化升級,並持續輔導廠商興建工業區廠房,今年預計竹市整體投資開發金額上看20億元。

 

冠德備妥九年土地開發案量在手庫存3萬坪

經濟日報  2024.05.30

冠德建設(2520)昨(30)日召開股東會,承認2023年財報並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.8元。冠德董事長馬志綱會後受訪表示,今年經濟景氣樂觀、房市也正向穩定,目前在手土地庫存量達三萬坪,已備妥未來七至九年的開發案量,未來開發評估的腳步不停止,將持續積極爭取全台大型複合式開發案,並強化商用不動產的布局。

 

撇政治紛擾鼎越開發:「京華廣場頂級商辦園區」目標2027年完工

經濟日報  2024.05.28

針對目前紛擾的京華城容積率,「京華廣場頂級商辦園區」開發商鼎越開發再次強調,一切均依法合規,未來將以合約方式保障客戶所有租售權益。

 

台北天空塔聯貸案想解凍 10家海外控股公司股權必須出場

聯合報  2024.05.30

金融圈知情人士透露,為了讓已凍結停止撥款的台北天空塔剩餘近40億元款項能順利撥款,完成後續興建,碩河日前已向銀行團提案,會以另找買主及收購的方式,把目前和碩河相關的所有海外上層控股公司有中資疑慮的股權「清掉」,在碩河可免除所有中資疑慮的前提之下,重新解凍撥款。

 

4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達3.06萬棟年增近5成

自由時報  2024.05.30

房市買氣持續熱絡,4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年增近5成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3.06萬餘棟、月增2.6%、年增約48.9%。

 

台中兩大百億級地上權案流標廠商觀望縮手

經濟日報  2024.06.01

不動產市場景氣出現下滑警訊?備受矚目的台中水湳經貿園區經貿段6、8地號,以及七期惠民段141地號兩大百億級地上權標案,昨(31)日同步傳出以無業者投標而宣告流標。業界坦言,市場景氣不明朗,加上投資成本過大,因此觀望縮手。

 

艾司摩爾進駐高雄選定捷運生態園區站旁商辦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1

台積電效應,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商艾司摩爾(ASML)也跟著進駐高雄,新址近期曝光,傳出是選定捷運生態園區站「凹子底停5停車場BOT案」的商辦樓層。

 

金融三業獲利大爆發今年挑戰新高

自由時報  2024.05.30

受惠股市大漲、台幣貶值等利多因素,金融三業獲利大爆發!金管會昨公布,今年前四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高達三九九九.三七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一○一.七%;若獲利狀況不變,今年可望挑戰史上最高。

 

晶圓代工成本煞不住台積電漲價壓力增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2

地緣政治風險觸發全球走向高通貨膨脹,加上台灣今年四月起對工業用電特大戶一次性調漲電價達二十五%,即將接棒台積電董事長的魏哲家日前私下向客戶坦言,「晶圓代工成本越來越高了」;透露出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報價只有漲價壓力、沒有降價空間,而魏哲家肩頭重擔將愈發加重。

 

央行找房仲、銀行喝咖啡房市管制措施受關注

經濟日報  2024.06.04

國內房市熱滾滾,市場傳出,中央銀行近期邀請房仲業者、銀行主管「喝咖啡」,了解近期國內房地產景氣、房價為何驚驚漲等議題;央行將於下周四(13日)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,自2020年起連續祭出的五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是否再加碼,市場高度關注。

 

終結連14月緊縮 5月製造業PMI轉擴張

自由時報  2024.06.04

景氣領先指標出現好消息!中經院昨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,五月經季節調整的PMI終結連續十四個月緊縮,轉為擴張,一舉彈升六個百分點至五十五.四%,創兩年來最佳表現。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提醒,台灣要留意不均衡的復甦,以及急單較多、長單仍在觀望。

 

去年景氣慘營所稅稅收淨額年減21.44%

經濟日報  2024.06.04

財政部3日表示,112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於5月31日順利完成,據統計,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件數,分別年增3%與3.18%,綜合所得稅稅收淨額較前一年度增加8.29%,但營利事業所得稅稅收淨額受到去年獲利衰退影響,年減21.44%。

 

疫情催化零接觸商機小吃攤行動支付5年成長25倍

中央社  2024.06.01

台灣素有「美食王國」之稱,傳統商圈、夜市攤販更是臥虎藏龍,不乏米其林推薦的好味道。不過數位經濟時代來臨,疫情又催化零接觸商機,主計總處調查顯示,小吃攤是各類攤販中,最積極投入數位化,且提供行動支付的攤販數5年成長25.5倍。

 

機器人時代輝達搶智慧工廠商機

工商時報  2024.06.03

輝達(NVIDIA)執行長黃仁勳看好機器人跨入更強的感智能力及系統的時代,力推自家人工智慧Omniverse技術訓練機器人及簡化組裝作業,他強調,非常期待屬於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時代來臨。

 

黃仁勳:AI工業革命算力通膨時代正在來臨

工商時報  2024.06.02

輝達(NVIDIA)執行長黃仁勳,晚間於台大體育館進行演講,為COMPUTEX 2024先行暖身;現場眾星雲集,台廠眾多供應鏈董總出席,包括美超微(Supermicro)創辦人暨總裁梁見後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、華碩董事長施崇棠、廣達董座林百里、經濟部長郭智輝等,冠蓋雲集。

 

鴻海打造高雄AI運算力營運合作輝達布局日本

中央社  2024.06.04

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中午表示,鴻海在高雄打造AI先進算力中心,當地研發訓練生成式AI(Gen-AI)應用,提供AI工廠和產線機器人運算力需求,也會提供運算力給在高雄的相關供應鏈與合作廠商。他並透露,鴻海與輝達規劃在日本等其他國家合作。

 

中華電砸大錢聚焦衝刺雙引擎

工商時報  2024.06.04

中華電(2412)規畫2024年投入研發費用25.79億元,用於發展前瞻雲網整合技術及多元資通訊應用,包括生成式AI、EdgeAI、低軌衛星網路、元宇宙、數位分身平台、開放式全光網路、5G SA網路、5G網路切片、以數據為中心的雲端服務、節能與綠能、後量子密碼等,提高自主創新研發能量。

 

製鞋廠投資瞄準新南向市場

經濟日報  2024.06.02

製鞋產業景氣緩步回溫,國內各製鞋大廠投資腳步未歇,投資同步鎖定新南向市場。其中寶成(9904)及豐泰(9910)兩大龍頭廠,不約而同瞄準擁有人口紅利與低生產成本的印度,鈺齊(9802)、志強、來億集中在越南及印尼。

 

量販雙雄拚創新!家樂福、大潤發「百貨化」爭相引進店中店

工商時報  2024.06.01

過去量販業拚經濟規模,然近年從法商回歸本土企業的全聯大潤發 、統一家樂福,在經營模式上相對拚創新,尤其透過異業結合導入各種型態店中店,逐步搶食百貨、購物商場大餅。

< 回上一頁